发表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成果  发表文章

国家中心刘天会和苏州大学钟志远、郑毅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 访问量:370发布时间:2024-08-30

2024822日,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刘天会副研究员与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钟志远教授、苏州大学药学院郑毅然教授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IF = 27.4)在线发表了题为“Systemic Multifunctional Nanovaccines for Potent Personalized Immunotherapy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多功能系统性纳米疫苗(MCA-NV)用于AML的个性化免疫治疗。该疫苗以聚碳酸酯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实现AML相关抗原和两种免疫佐剂(NOD2受体激动剂MDPTLR-9受体激动剂CpG)的共同封装和递送,最终诱导了强大而持久的抗AML免疫反应。

 由于缺乏理想的靶抗原,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细胞疗法应用于AML的免疫治疗一直充满挑战性。癌症疫苗可以激活肿瘤特异性免疫来根除肿瘤,包括实体瘤和恶性血液肿瘤,因此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然而用于AML治疗的高效疫苗却鲜有报道,部分原因是体内树突状细胞的刺激不足以及缺乏适当的肿瘤抗原(Ag)。癌症疫苗组分中的肿瘤新抗原(neoantigens)往往需要高昂的技术和时间成本来测序及合成,迄今为止,白血病特异性新抗原尚未在AML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开发的纳米疫苗直接使用AML肿瘤细胞裂解物(TCL)作为抗原,无需复杂的新抗原鉴定和靶点筛选过程;且AML细胞很容易从患者骨髓中分离用于抗原提取,实现“取之于癌,用之于癌”,极大地缩短了疫苗制备周期。此外,TCL中富含多种AML相关抗原和特异性新抗原,有助于克服AML高度异质性带来的免疫逃逸。静脉注射纳米疫苗后,疫苗中的双免疫佐剂(MDPCpG)可对树突状细胞产生互补性刺激,促进抗原呈递并诱导强大的抗AML特异性免疫反应。纳米疫苗治愈了78%MLL-AF9 AML模型小鼠,并引发了长期的抗AML免疫记忆,所治愈的小鼠100%免受同种AML细胞的再次攻击,其外周血、骨髓和脾脏等脏器完全检测不到AML细胞的侵袭。纳米疫苗在另一种WEHI-3 AML模型小鼠中同样取得了显著的免疫治疗效果,此外该疫苗还可以作为AML预防性疫苗使用。这种创新型纳米疫苗可利用患者白血病细胞作为抗原来源并辅以双佐剂来引发强大、持久和广泛的免疫反应,为AML和其他难治型白血病(如T-ALL)的个性化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前景。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刘天会副研究员、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钟志远教授和苏州大学药学院郑毅然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等多个科研资金的支持。


作者信息:

钟志远 教授

钟志远,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药学院院长、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放药中心主任。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杰青结题特优)、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江苏特聘教授、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获美国化学会的“生物大分子/大分子青年研究者奖”、德国洪堡基金会“贝塞尔研究奖” 、日本控制释放学会颁发的“亚洲药物释放系统突破技术奖”等国际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毅然 教授

郑毅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博士(2010-2015),毕业后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工程和纳米科技研究所任博士后(2015-2017)和科研员(2017-2019),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加入苏州大学药学院后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结合免疫、肿瘤生物、材料工程和生物科技增强了CAR-T疗效,研发了新型癌症免疫疗法、疫苗和诊断工具。相关技术已在美国、中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申请多项专利,并被美国癌症免疫疗法制药公司收购,成功转化,助力公司融资。基于相关技术的公司旗舰产品,正与默沙东公司合作在美国开展针对血液癌症和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并被美国药监局特批为快速通道项目。

刘天会 副研究员

刘天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主要从事白血病干细胞免疫微环境的靶向干预研究。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BloodLeukemia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文章信息:Systemic Multifunctional Nanovaccines for Potent Personalized Immunotherapy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eng Zhang, Tanzhen Wang, Guanhong Cui, Ruonan Ye, Wenjun Wan, Tianhui Liu*, Yiran Zheng*, Zhiyuan Zhong*. Adv. Mater. 2024, 2407189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7189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邮编:215123 总机:0512-65223637

医药卫生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苏卫网审字第 03-1 号 版权所有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